陈澈说不怕,“我是受国家信任,去学习新知识的人,不用害怕!”
不仅不怕,他还特别期待,他们厂就两个名额,他是其中一个。
曾向民对什么都好奇,“真不错,等你回来了,你一定要和我说说。”
没一会的功夫,他就把陈澈什么时候去,要怎么去,都打听了一遍。
等吃饭时,曾向民绘声绘色说了陈澈要去留学的事,于美兰也很骄傲,“我家小澈是不错,他们厂就两个名额,给的优秀青年。”
曾舒仪没去厂里上过班,但她知道机械厂比棉纺厂大多了,有上千号人。
能从那么多人当中脱颖而出,说明陈澈确实优秀,“确实优秀,有你们这样的邻居,我也感觉光荣。”
于美兰被说得很开心,邻居嘛,能处好关系是最好。她是带高中的,平常都忙,她爱人更忙,如果家里有个什么事,也能互相照应。
忙了个大半天,曾舒仪家的电路都换了,她特意拿了纯棉手套和围巾送给陈澈,“这是我去年冬天卖剩下的,你别嫌弃。听说北边冷得很,你带着。”
“这不好意思,多少钱,我给你。”陈澈道。
“你帮我换电路都行,我送你点小礼物还不行吗?”曾舒仪坚持送给陈澈。
家里换了新电路,曾舒仪安心多了,这下不用担心突然停电,半夜打着手电筒看是不是保险丝坏了。
陈澈收了曾舒仪的礼物,仔仔细细叠好。给放在衣柜里。
他去留学的事已经确定,就在下个月初。在此之前,他还要去给爷爷奶奶说一声。
到了下个周末,陈澈就提着买来的糕点去爷爷奶奶家。
马淑芬两口子知道儿子要去留学,都很高兴,特别是陈爱国,“好啊,真好,我们老陈家的祖坟要冒青烟了,竟然要留学去。等你留学回来,是不是直接升主任?”
厂里派出去的有为青年,回来后肯定要委以重用,陈爱国看着孙子,越看越高兴。
事实上也是这样,不过陈澈说得谦虚,“主任不一定,但厂里一定会看重我。”
“这是当然,你是第一批,也是唯二中的一个,厂里对你们期待得很。”陈爱国乐呵呵地道。
马淑芬却有发愁的事,“可是小澈,你这一去又是两年,等你回来都二十六了。别人二十六,孩子都能打酱油,你爸妈就不着急你结婚的事?”
每次想到这个事,马淑芬都很着急,明明那么优秀的大孙子,结果却一次对象都没谈。
而陈澈爸妈,确实不和他提这个事,他爸更是觉得他忙事业是好的。
看孙子摇头,马淑芬撇嘴拍大腿,“你爸真是白吃那么多年米饭,他们就你一个儿子,这个都不上心,以后你成老光棍了怎么办?小澈啊,奶奶呢真的认识一个很漂亮,又能干的小姑娘,你去见见呗?”
她是打心眼里喜欢曾舒仪,每次见到曾舒仪,她都会问问有没有对象。得知没有时,她就默默松口气,心想自家孙子还能有希望。
但陈澈却说,“奶奶,我马上就要出国留学,现在见了也没用,总不能让人家姑娘白白等我两年?”
“你个小兔崽子,就会气我!”马淑芬心里也觉得两年太久了,又不是两个月,“好好好,你没这个福气,以后别后悔!”
陈澈默默松口气,心想奶奶可算是放弃了。如果让他现在去相亲,他是不愿意的。
陈爱国现在也不急着看孙子结婚了,“小澈说得对,现在去认识姑娘订婚也太仓促了,等小澈回来,肯定有更优秀的姑娘。你别说这个了,小澈马上要走,你去给他做点好吃的。”
“是啊,小澈你想吃啥,奶奶给你做,鱼丸面怎么样?”
陈澈说都可以,“您做什么都好吃。”
“哈哈,还是我乖孙会说话,那你们坐一会,我去给你们做饭。”马淑芬系上围裙,笑呵呵地去了厨房。
她做了孙子最爱的鱼丸面,还炒了蛤蜊,“来来来,快吃,你要多吃点。这些日子,不然你搬过来,你妈妈肯定帮这个补习,帮那个补习,奶奶给你做饭吃。”
马淑芬两口子都退休了,现在没事做,很愿意给孙子做饭。
陈澈却说不用麻烦,“没几天了,不用那么麻烦。”
“那你得多来看看我们,你这一去,中途肯定不会回来。”马淑芬说着有些伤感,“对了,这个事你别高调,不然有心人会嫉妒。”
“我没和别人说。”他想了想,也就那天和曾向民姐弟说了,剩下的是厂里的一些人。
那些人,不用他说都会知道。
留学是好事,陈家都很高兴,忙里忙外地给陈澈准备行囊。
另一边,赵磊知道货源来自义乌的批发市场,当即带着赵福去义乌。
出发前,特意交代曾舒仪,让她帮忙照顾下他老婆孩子。
曾舒仪每天都会过去看看,正好和赵磊媳妇关系更近了。
还有这几日,她每天出门和回家,都会在大院门口遇到陈澈,两个人会一起走一段。
今天曾舒仪从赵家离开,骑着三轮车回家时,正好经过马淑芬住的筒子楼。
看到在树荫下摘菜的马淑芬,曾舒仪主动打了个招呼,“马奶奶,今天的地瓜藤真不错。”
“是舒仪啊,这是我自己种的。”马淑芬说着,就抓了一把放到曾舒仪的三轮车上。退休没事做,他们两口子在附近荒地开了一块地,种上一些瓜果蔬菜,平常连青菜都不用买,“你好些日子没往这边来了,怎么样,生意还好做吗?”